三亿三财经网 > > 策略参考 > 宏观经济学试论述中国采取什么的财政政策比较合适

宏观经济学试论述中国采取什么的财政政策比较合适

来源:https://www.31344.com 时间:2024-06-29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宏观经济学试论述中国采取什么的财政政策比较合适

世界经济金融危机日趋严峻,我国当前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出台更加有力的扩大国内需求措施,加快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和灾后重建,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积极的财政政策就是给与补贴增多,减少税收以刺激国内消费,拉动经济增长。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是与以前作比较,显得较为宽松。都知道前一段我国经济过热,所以央行连续九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以减少投资,缓解经济过热情况。进来经济增长放缓,为刺激消费,拉动内需,推动投资以保持经济增长,前一阵央行推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等政策,这样的政策被称为宽松的。

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有利于产业升级,促进经济健康平稳的发展。资源性的产品价格会随着资源的减少而升高,但对于高科技产品来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科技水平的提高价格会下降。总体上来看物价总水平就要看财政货币政策是不是贯彻落实了。

二、以我国目前的经济状况为背景,分析应当采取什么样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积极的松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适度放松的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进而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各种方针措施。主要包括信贷政策和利率政策,收缩信贷和提高利率是“紧”的货币政策,能够抑制社会总需求,但制约投资和短期内发展,反之,是“松”的货币政策,能扩大社会总需求,对投资和短期内发展有利,但容易引起通货膨胀率的上升。财政政策包括国家税收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增税和减支是“紧”的财政政策,可以减少社会需求总量,但对投资不利。反之,是“松”的财政政策,有利于投资,但社会需求总量的扩大容易导致通货膨胀。

经济形势: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和CPI持续高位的两难选择。

政策微调:降低存款准备金率,降低基准利率,允许存款利率上浮到10%,进行利率市场化的改革试行。

根据我国现有情况我认为:总体是双松,但货币政策放松必须是步伐缓慢,可以通过在放收结合中达到适当放松。财政政策则需要放松。

1.GDP增速从2011一季度的9.7%下滑到二季度的9.5%和三季度的9.1%。经济增长减缓,会引起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主要为失业及由失业导致的社会稳定等一系列问题,通过货币政策的适当放松达到提振经济,解决就业,稳定职工收入,稳定社会的目的。但放松货币政策引起信贷规模的一定增长,一是解决企业的资金链问题,在民营中小企业为主体GDP创造者的当今,可能效果不会明显;二是在高准备率的环境下,金融机构通过金融工具的创新等已形成一定的绕过货币政策的做法,货币政策实际效果已打折扣。

2.地方财政债券的发行等财政政策的实施,挤占了货币流动性的释放,扩大了投资但减少了消费。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混合使用,使市场利率水平保持稳定,在CPI高位情况下,存贷款利率不宜作大的松动,否则会使今年的调控(特别是对房价调控)付之东流。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是实现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目标的客观要求和必要条件。但两大政策协调配合的效果,不仅取决于正确确定两大政策的搭配方式及其具体操作,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外部环境的协调配合。例如,需要有产业政策、收入分配政策、外贸政策、社会福利政策等其他政策的协同;有良好的国际环境和稳定的国内社会政治环境;有合理的价格体系和企业(包括金融企业)的运行机制;还需要有各部委、各部门和地方政府的支持配合。

三、论述:当前经济危机背景下,我国应该采取怎样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当前金融危机情况下,出口受阻,内需不足,我国面临着严重经济衰退的危险,我国应该采取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采取的是“双松”搭配,也就是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金融政策的组合。 也就是,就是通过减少税收和扩大政府支出规模等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社会需求,通过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和降低利率等扩张性货币政策,扩大信贷支出规模,增加货币供给,防止因国债发行推动利率上升而对社会投资引起的“挤出效应”。“双松”政策的结果必然使社会总需求扩大,在当前出口需求减少,扩大内需成为主要目标的情况下,这样的政策组合,可以刺激经济的增长,扩大就业,使我国安然渡过金融危机,恢复经济的快速增长。

四、当前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类型、原因、作用?

提高/降低银行利息,

对商品实行限价销售,

提高/降低关税,

国家投资给某一项目或者部门资金,

提高/降低/取消税收,

发放国债

国家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实行比较严格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从严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积极扩大城乡居民消费,努力调整进出口结构,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促使经济运行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轨道。

在世界经济稳中趋缓的背景下,在国内稳中偏紧的宏观调控政策指导下,我国经济发展有可能出现高位趋稳、小幅回落的态势,消费价格指数上涨的势头可能有所放缓。具体可能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从2007年开始,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逐步下降,其中2007年大约为26.9%,明年全年是24%左右。促使投资保持较高增速的基本因素依然存在:在企业效益提高的情况下,企业投资的积极性较高;加快产业结构技术升级和节能减排,需要加大对先进产能和节能减排设施的投资;加大对经济适用房建设的支持,也是投资增长的重要力量。

2、2008年全国出口减速主要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随着人民币升值步伐有所加快,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以及能源、原材料、土地、劳动力等价格全面上涨,制造业出口的利润空间不断被侵蚀。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将使得2008年全国出口增速下降。相反,由于国内需求保持较快增长态势,人民币升值和进口关税逐渐下调使国内外比价关系变化的调节作用逐渐显现,加上国家其它鼓励进口政策,2008年进口增速将基本保持稳定。出口增长速度,2007年全年将达25.7%,2008年为20%,净出口增长回落到25%左右,全国经济增速有可能因此而略有放缓。

3、全国消费增长将保持高位。宏观经济景气较旺,社会保障的加强,居民收入增长较快,消费结构升级对消费仍然会保持较强的促进作用,这些基本因素决定了全国消费增长将保持高位。预计2008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名义增长15.5%,比2007年低0.7个百分点左右,但实际增长为12.7%左右。

根据以上分析,考虑到国家信息中心等权威机构预测分析,2008年全国经济增速呈现高位趋稳、小幅回落的态势,2008年GDP增速将回落到10.8%,下降0.7个百分点左右。

最近更新

策略参考排行榜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