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亿三财经网 > > 策略参考 > 《清明上河图》这一课的教参百度知道

《清明上河图》这一课的教参百度知道

来源:https://www.31344.com 时间:2024-08-03 编辑:admin 手机版

探究《清明上河图》展现的社会风貌

教学设计(网络课)

大连开发区第九中学 吴春英

一、设计理念:

第一、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理念:

在设计这节课时,我经过反复阅读教材、教参,通过网络查找相关信息,查找了大量的相关网页,包括文字、图片、影视等,让学生能从更宽泛的视角去感受、领悟《清明上河图》及其所体现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在网络教学的课堂上,学生变被动为主动,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学生通过自由调阅教师事先设计的网页课件,并且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点选择相应的学习内容,教师只是通过网络监控功能给予学生必要的帮助和引导,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以充分体现。

第二、体现学科整合的理念:

网络课的目的之一是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学生在小学的语文课上曾学过《清明上河图》,对这幅画有所了解,而且对此很感兴趣,可是教材中却只有一幅图片及很少的文字的叙述,根本满足不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所以,我在课前就搜集了多个相关网站,信息量非常大,而且图文并茂,喜欢探究的学生如鱼得水,学到了许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而且我在教学设计中,充分考虑学科整合的问题,比如在历史与美术、历史学科与计算机等学科的整合,从而开阔了学生的学习视野。

第三、体现交流合作的理念

过去的课堂多以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单项交流为主,而利用了网络就开辟了教师、学生和学生之间多项交流的途径。学生可以在讨论平台上发表自己的观点,与他人(学生或教师)进行交流。网络成了学生交流合作的有效载体与有力工具。

第四、体现教学形式多样化的理念

利用网络进行教学,为教师、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活动空间,它有利于教学形式的多彩、教学过程的优化和教学效率的提高,有利于新课程理念的贯彻。

二、教材分析:

本课是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7课。本课主要介绍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所展现的社会风貌。《清明上河图》不但是一幅现实主义的风俗画,是我国绘画史上的无价之宝,而且也蕴涵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它真实、生动地再现了北宋时期的社会风貌,为后人提供了一副绚丽多彩的宋代社会的众生相,是北宋社会历史的一个缩影,是教材12、13、15、16课内容的提炼和总结,在整册教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三、学生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一、一班的学生。这个班是跨越式试验的实验班,这次试验课也是学生和老师对此种课形的一次尝试,由于平时的训练不是很到位,所以,对网络资源的学习不能熟练地运用和学习,操作技术会稍有生疏。此外,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理解问题、概括能力不是很强,需要及时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

同时学生通过电影、电视、课外书籍等渠道已经了解了有关《清明上河图》的一些知识。特别班级几名对历史课特别感兴趣的同学,思维非常活跃,会提出一些有意想不到的问题。

四、目标分析

根据课标、教参要求,结合学生的特点,确定本课的活动目标是:

1、在教师指导下,通过仔细观察、分析《清明上河图》,了解宋代的社会生活与风俗,培养学生探究问题、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体会与他人合作的快乐。

3、通过自由提问,培养学生主动质疑、解疑的能力。

4、体会传递历史信息有多种方式,知道艺术作品也是获取历史信息、感知历史的重要途径。

5、感受到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遗产,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辉煌的古代文化的自豪感和探究兴趣。

根据教学目标,并结合学生实际,确定本课的活动重点是:利用网络欣赏绘画作品,了解宋代的社会生活与风俗,引导学生体会传递历史信息有多种方式。

活动难点是:如何利用计算机网络搜集、处理信息,实现历史学科与计算机学科的有机结合。

五、媒体运用与意图

本课运用多媒体网络技术,采用Dreamweaver制作的网页课件,在网络环境下完成。

首先,本课是一节活动课,特点是从绘画中寻找历史信息。而《清明上河图》这幅画卷横528.7厘米,纵24.8厘米。如果在教室里采用传统的方法学生无法从视觉、听觉方面,近距离、多角度、高清晰地欣赏画卷,更谈不上感知所展现的社会风貌了。而在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浏览老师提供的画卷相关的文字、图片、影视、动画等资料,能够比较清晰地欣赏画卷的每一个细节,便于学生观察、分析画卷,有利于活动目标的完成。

其次,教师在课前为学生搜集了多个相关网站,信息量非常大,而且图文并茂,学生能够获得几倍于课本的信息量,会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探究历史的热情,有利于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终身受益。

第三,网络环境下,近距离地感知画面,完成学习目标,会使学生体会历史信息的不同传递方式,知道艺术作品也是获取历史信息的渠道之一,有利于学生将历史与美术、历史与信息技术很好地结合起来。

第四,通过网络全方位的欣赏、感知《清明上河图》,了解其创作的历史背景、曲折经历、地位影响,会强烈感受到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遗产,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辉煌的古代文化的自豪感和探究兴趣,有利于情感目标的达成。

六、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1、教师激情导入:

同学们,前两节课,我们分别从科学技术、文学戏剧等方面感知了宋元的文化成就。今天我们将从一个更新的视角,在更宽泛的环境下,去感受宋元时期的社会风貌,让我们走进中国古代最大的风俗画——《清明上河图》,去领略中华民族璀璨的文化,去探究《清明上河图》展现的社会风貌

2、学生介绍作者张择端。

3、教师利用广播教学介绍《清明上河图》的创作背景及描绘的主要内容。

(二)确定目标,明确任务

1、教师讲解活动要求。

2、出示学习目标。

①从画卷简介中初步认识《清明上河图》创作的历史背景、曲折经历及历史影响。2、《清明上河图》中各行各业的人物都有,你能从衣着、神态等方面判断画中的人物的职业和身份吗?

②图中的建筑是商肆、酒店还是民居?你是根据什么判断出来的?

③宋代流行哪些娱乐活动?古代居民的服饰、生活跟现在有什么异同?

④宋代的集市有哪些商品,与今天的市场有何异同?宋代有哪些交通工具?从图中能看出汴京是当时全国性的商业集散地吗?

⑤教师指导学生标划分小组、分配任

(三)自主浏览,协作探究

1、学生网上探究、整体感知。

2、学生网上探究、局部感知。

3、学生网上探究、细节感知。

通过画卷简介,解决第一个活动目标;通过从听觉、视觉方面,近距离地欣赏画卷,解决后四个活动目标。

(四)开动脑筋,主动质疑

1、小组合作,自由提出问题。

2、小组竞赛,自主解决问题

3、教师点拨,指导、解疑,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

(五)、在线测试,即时评价。

(六)、学生小结,教师补充。

七、流程图式(附后)

最近更新

策略参考排行榜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