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亿三财经网 > > 百科知识 > 如何做好财务的管理工作

如何做好财务的管理工作

来源:https://www.31344.com 时间:2024-07-09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如何做好财务的管理工作

必须把握的几个环节

(一)完善和落实联社财务岗位责任制。根据业务的需要,合理设置财务岗位,配备业务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的财务人员。各岗位之间要明确工作范围和操作权限。要制定出具体的岗位操作规范流程。岗位设置要做到出纳、记账和复核分设。已采用计算机系统记账的财务部门,从防范风险的角度出发,必须认真落实好授权、密码的管理制度,联社财务出纳员不得参与现金和银行存款账务的记账。

(二)严格财务收支的审查。一是要审查财务收支的范围是否符合有关财务制度。二是要审查审批程序是否履行,审批的手续是否齐全、完备。三是要审查票据的真实性和合规性。四是严格对财务开支执行效果的审查,根据签定的合同,财务部门要配合有关部门对财务开支事项的真实性进行核查。

(三)加强对机关财务的检查。一是各级会计主管要落实财务检查制度的要求,检查岗位责任制度落实情况,各项业务的处理情况及时了解存在的问题,保证机关财务收支存在制度的规定。在财务核算上是否账账、账款、账实、账据、账表、内外账务全部符合制度的要求。二是要建立内部审计部门对联社财务进行审计监督,促进联社财务工作质量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四)建立联社财务收支分析报告制度。定期向理事会报告财务收支的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便于加强联社财务工作的组织和领导,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分析。

(五)提高财务人员队伍的业务素质。一是要坚持以人为本,抓好财务人员队伍建设。要建立定期学习制度,提高财务人员对新形势下财务工作的重要性的认识,增强财务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二是针对制度和业务的不断创新,财务人员要及时组织开展业务培训工作。

做好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是制定统一的机关财务业务操作细则。目前农村信用社系统没有统一的机关财务业务操作规程,各地的农村信用社财务岗位的设置还没有规范的依据可循,各地做法不一,不利于规范管理。建议以省级联社为单位,制定统一的县级联社财务操作规程。

二是加强财务管理,开源节流出效益。加强管理,切实加强对财务工作的管理,严肃财务纪律,坚决杜绝,严肃查处会计“三乱”行为。继续实行主管会计委派制,对各社的主管会计进行强制休假,对主管会计的任命、工作职责,考核等工作进一步明确。同时强化考核,合理分解指标。推动绩效挂钩,按岗位设置绩效工资系数,掌握好效益的平衡点,确保每一项业务都能在科学规范、安全谨慎的原则下操作。

三是进一步健全完善内部审计工作操作程序。加强对内部审计项目计划、审查、调查、成本控制和现场审计质量的管理与监控。建立日常监督机制,定期对资金分配、财务管理工作进行内审评价和检查监督,以促进财务管理工作合法合规,杜绝隐患,防范风险。

四是加强联社财务主管人员的业务培训。定期对联社财务会计人员进行相关的财经法规知识培训,加强对财务主管人员的后续教育,使财务会计人员能够不断更新知识,提高业务管理水平,有效化解财务风险。

二、如何加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

1. 进一步加大财经法规的宣传力度。从审计发现的问题看,会计基础工作薄弱,有些是由于贯彻财政法规不严,有的是不熟悉财经法规政策造成的,因此要进一步加大《会计法》等重要财经法规的宣传力度,加强对单位财务人员的财经法规培训。增强财经法规观念,强化依法理财意识。

2. 提高财务人员的认识。会计人员要充分认识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要性,认真学习《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各项规定,不断提高会计基础工作水平。

3. 加强对会计原始、记账凭证的填写与保存。会计原始、记帐凭证的填写与保存贯穿于会计工作的整个基础过程。在会计资料的保管上,应由单位会计部门按照归档要求负责整理立卷或装订。当年形成的会计档案移交本单位的档案部门保管或由会计部门内部指定专人保管。

4. 加强会计核算 。在会计核算方面,由于部分业务发生时不涉及现金、银行存款的收付,具有较大的隐蔽性,单位的财务人员要制止、纠正和及时反映这种违反会计核算规定的行为,认真履行《会计法》赋予会计人员的权利和责任。

5. 完善会计监督。要不断完善会计监督机制,督促会计部门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坚持岗位制约,确保会计人员清正廉洁,根据会计业务的需要,设置相应的会计岗位。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6. 加强会计队伍建设。要加强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促进会计队伍专业结构和知识结构的改善,促进会计人员理财观念的转变。同时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努力提高财会人员素质。

三、如何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成长催生了知识经济的诞生。在这个会计环境发生了重大改变的新时代,信息化浪潮影响着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信息化、网络化、全球化是知识经济的重要特征。知识经济改变了整个社会的经济结构,打破了企业的传统管理模式。同时,传统的会计理论、实践和会计教学模式也受到了新的挑战。 “会计信息化”是指将会计信息作为管理信息资源,全面运用计算机、网络通讯为主的信息技术对其进行获取、加工、传输、应用等处理,为企业经营管理、控制决策和经济运行提供充足、实时、全方位的信息。简而言之,会计信息化即会计工作与信息技术的连系。从“会计电算化”到“会计信息化”并不是在口号或名词上的推敲,而是一种观念上的倡导,真正体现了网络环境下会计和会计工作的重心由会计核算向会计管理转变。本文就信息化阶段对会计人员的素质要求进行探讨。 一、会计信息化对会计人员的素质要求 跟着会计信息化的普及,其优越性也越发显现。会计信息化有效地克服了会计电算化存在的许多不足,使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不再是财务部门内部的一个独立的系统,而是将财务与生产、采购、销售和库存等其他部门充分融合,建立信息共享机制,以适应现代企业整体信息化建设的要求。会计信息化不只将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有效地融合到企业整体信息系统中去,而且采用现代的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对传统会计模式进行整合,形成现代会计与现代信息技术的统一,为企业管理者提供经营预测、决策、控制和分析等相关信息。 会计信息化的实现,把会计工作人员从纷繁复杂的手工记账、算账和报账中解放出来,不只缩短了财务处理时间,提高了会计工作效率,而且大大提高了会计信息的质量,实现了会计工作的“无纸化”。会计信息化为会计人员的业务处理提供利便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问题。因为实现会计信息化后,会计人员不需要在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中录入各种业务数据,不需要直接对相关业务数据进行会计凭证的处理,只是机械地、程序化地在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中进行审核,系统就会自动生成会计凭证、自动进行账务登记、自动生成财务报表。加之会计工作分工较细,就像工厂的“流水线”作业一样各人管一段,很少有人像传统会计一样将“审核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财务报表、开展财务分析”全套程序做完。这就从认识上给各级带领和会计人员带来一个误区,就是不具备会计专业知识的人也能从事会计工作。因此,老的会计人员学习新知识的积极性不是很高,新进的会计人员虽然大部分不是会计专业毕业的,但学习、钻研会计业务知识也不是很积极。综观目前的近况,跟着会计人员的新老交替,既懂会计又懂计算机的复合型人才也不多,现有财会人员的业务水平参差不齐。面对财会队伍的近况,如何增强新形势下财会队伍的建设,使之不断更新观念、完善自我、努力调整好知识结构和专业视野,主动适应社会成长和新形势的需要就成为当务之急。 (一)要求会计人员树立会计信息化的观念,更好地把握和发挥自身的管理职能。知识经济的到来,使现有企业管理模式受到冲击,会计管理思想也从事后核算型转变为核算管理型,进而影响会计信息系统的构建。新的财务管理模式和与之相适应的会计信息化理论,要求会计人员充分理解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作为企业整体信息管理系统子系统的含义,树立会计信息化的观念。企业的会计信息系统不仅能够提供传统的财务会计信息,同时也能够提供丰富的管理信息。会计信息的使用者通过会计信息系统可以领会企业更多的财务与管理的信息,使得会计的管理职能有了更加广阔的舞台。因此,在会计信息化条件下,面对信息处理手段的现代化,信息传递的方便和简洁化,信息管理与分析的迫切化,就要求会计人员还要更好地把握和发挥自身的管理职能。 (二)对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有了新的要求。会计人员要从事会计工作,必须要掌握相应的会计专业知识,取得相应的从业资格证,这是会计从业的前提。但在会计信息化的条件下,单纯的会计知识已满足不了新形势的要求,除了应具备深厚的会计知识外,还应增强对审计、财政、金融、税法、经济管理、法律、外语等相关知识的学习,使会计知识与相关经济知识融会贯通,要熟练掌握电子信息、网络技术,要善于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经验,不仅能够顺利完成日常会计处理工作,而且能够在更高层次、全面地分析解决实际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以丰富的学识、胆识,来提高和改进财务管理水平。 (三)要求会计人员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在知识经济环境下,因为生产的知识化、资产的无形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对会计人员的分析、判断、控制和抉择等综合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跟着新经济现象层出不穷,会计工作中不确定因素的增多,财务管理复杂程度空前提高。会计人员要适应时代变化和会计改革需要,就必须不断补充、更新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优化知识结构,具备知识更新的能力;要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等法律、法规及行业会计制度的规定,对各个经济业务事项做出正确的职业判断,选择合理的会计处理方法,要利用所掌控的会计信息,改进财务分析方法,建立完善的财务分析系统,不断提高分析判断能力;要根据形势变化,在财务管理手段、内容、方法以及理财观念等方面不断提出新的管理目标,提高创新管理能力;同时,会计人员还要具备沟通协调能力,对内而言,要通过不断提高财会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为单位内部提供满意的财务服务;对外而言,通过沟通协调,搞好公共关系,为单位缔造良好的外部理财环境。因此,在信息化条件下,会计人员还要具有远见,要不断提高分析、判断、交流等综合能力。 二、会计信息化阶段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的途径 随着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会计管理职能的不断深化,以及我国会计改革的逐步深入,面对国家新的会计准则、行业新会计制度的颁布以及网络技术的运用,会计人员的知识更新不论是对于会计职业的发展还是对于会计人员个人的进步以及强化企业财务管理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们不仅要增强对会计人员的教育和培训,还要引导会计人员更新观念、加强自学,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要。 (一)加强政治思想素质教育,培养会计人员良好的职业道德 首先,要加强会计工作态度教育。工作态度是会计人员正确履行岗位职责的基础,也是圆满完成会计工作的前提条件。会计人员在从事业务活动时,要积极主动,开动脑筋,发挥才智,把工作视为自身的一种需要和自我价值的体现。 其次,要加强会计职业责任教育。职业责任是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核心,事关国家财政、财务法规和制度能否贯彻执行,关系到维护经济秩序,促进经济发展的大问题。因此,要求会计人员要加强对党的财经方针、政策以及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健康的人格和人生态度,要有强烈的敬业精神以及开拓朝上进步的事业心,把履行职业责任变成自觉行动。 再次,要加强会计工作纪律教育。工作纪律是维护和贯彻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保障。会计人员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要坚持原则,秉公办事,不利用职务之便牟取私利、贪赃枉法、营私舞弊。要坚决执行党和国家的财经法规、维护财经纪律,敢于抵制、纠正、揭露违法乱游记为,庇护国家和公众的利益。要加强道德自律性,自觉规范自己的履职行为。 (二)加强专业知识培训和后续教育,提高财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财务管理水平。会计专业知识是会计人员履行工作职责和增强职业判断能力的根本保证,也是会计人员应具备的最起码的从业知识。会计人员专业知识和业务素质的提高,需要穷年累月和好学苦练才能取得的。因此,应在夯实理论基础和实践锻炼上狠下工夫。首先,要加强财会人员技能培训和后续教育,促使会计人员掌握并不断更新完成专业工作所需的基本知识和业务技能,要通过相互交流和自我探索等途径,不断丰富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其次,要引导财会人员加强自学,努力钻研业务,要借助信息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坚持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相连系,正规培训和专题研究相连系,理论学习和实践相连系,进而加深对业务的领悟水平,达到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不断提高财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财务管理水平。 (三)加强对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学习,提升会计人员运用现代技术手段的能力。在网络技术普及的时代,传统的商品交易发展成为电子媒介为基础的电子商务,网上交易成为时代发展的趋向。会计人员因此被赋予了除算账、管账等传统职能之外的许多边远职能,如网上支付款项、电子泉币的监控与确认等。在计算机网络化的环境下,会计人员作为重要的信息用户,不仅要熟悉计算机应用、网络应用等操作,而且更应该懂得财会电算化理论与相关业务信息系统的处理原理,以应对业务处理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这就需要会计人员加强对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学习,掌握与会计信息化相适应的新技术和新知识,不断提升运用现代技术手段的能力。 (四)实行岗位轮换制度,提高会计人员综合素质。实行岗位轮换制度,让会计人员熟悉各个会计岗位的工作,领会和掌握企业各个业务环节和整个会计处理流程,避免因会计人员“流水作业”造成只做雷同的工作产生倦怠感,激发会计人员的工作和学习积极性,拓宽会计人员的知识面,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五)竞争择优上岗,实施激励和约束机制。首先,要改革选人、用人制度,对所有财会人员要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岗位责任目标,提出约束条件,签订责任状。其次,要对财会人员工作质量的优劣、工作成绩的大小、业务水平的高低进行定期考核,把年度先进评比和财会人员的晋升、晋级同工作功绩挂起钩来。对没有完成责任目标或违反约束条件者,给予相应处罚。通过奖优罚劣,使每一个财会人员有一种压力感、紧迫感,促使会计人员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文化知识和业务技能。 总之,会计信息化是会计发展的必然趋势。

最近更新

百科知识排行榜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