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亿三财经网 > > 百科知识 > 汽车百科小知识:灯语&远光灯

汽车百科小知识:灯语&远光灯

来源:https://www.31344.com 时间:2024-07-25 编辑:admin 手机版

汽车百科小知识:灯语&远光灯

汽车百科小知识:灯语&远光灯

汽车在公共道路行驶难免会遇到不守规则的车辆,面对此类车辆如何在保证安全驾驶的前提下提醒或警示呢?

正确方式1:学会使用「灯语」!所谓灯语是数以亿计的驾驶员们,在长期的用车过程中约定俗成的“光信号交流方式”;这是一种没有语言障碍的通用方式,可以说全球的驾驶员都认可一个标准。下面来了解一下灯语的使用方式,从“被远光跟随”的场景开始解析。

刹车虚位_频点

知识点:汽车刹车踏板同时为刹车灯的「触发开关」,踩刹车减速的同时一定会点亮刹车灯,甚至部分新能源汽车的“动能回收减速”也会联动刹车灯。而刹车踏板总会留有【虚位】,概念为轻点刹车时“咔哒”的响声只是触发继电器,实际还没有挤压刹车总泵提供制动力。这种设计是为了让刹车更线性,以力度的缓慢增加调整制动力,但同时也可以让刹车灯变成“警示灯”。

在被后方车辆开启远光跟随时,正确的操作方式为“频点刹车踏板”让刹车灯快速闪烁。刹车灯使用的LED灯珠亮度不低,灯壳为红色外壳自然会散发红光;而灯珠与灯壳都不具备聚光能力,刹车灯一定要以散射光提高识别度。

所以刹车灯实际是比较刺眼的,高频率的闪烁总能起到警示后车的效果,对于有一定素质的驾驶员则会主动切换为近光。

假设上述方式仍然起不到效果的话,配合打开「危险报警闪光灯」(双闪)并减速变道,让后车超越是最安全也最科学的方式,尤其是在高速公路上驾车可以采用这种方式。

而变道后可以进行一次“角色转换”,加速跟随其车辆并打开远光照射,让前车感受到被远光车辆跟随对视觉神经的刺激。

不过时间不宜过长,通过频闪起到“教育目的”后即可收手,别让自己成为自己讨厌的人。

前照灯_灯语

说明:汽车在有辅助照明的路段应以「近光灯」为主,在遇到斑马线或照明盲区时,可以短时间切换远光判断路况。

在没有照明的高速公路与二三四级公路驾车,前照灯应以远光灯为主,在会车时切换到近光即可!

因为近光灯的照明距离充其量在35米左右,而在真实路面中急刹车时,即使车速只有80/100km也能达到四五十米;尤其是在夜间驾驶时的反应速还会慢一些,参考“2秒定律”的踏板切换速度则会更加危险。

所以在这些道路驾车时应该以远光为主,保证前方可辨识距离在100米以上才能安全驾驶。

灯语:

大灯闪烁一次_善意提醒或表示感谢

大灯闪烁两次_平静地提醒

大灯多次闪烁_表示不满

大灯连续闪烁_表示危险

前照灯的频闪次数一定程度代表了「情绪&警示」,远光会车时闪烁一次都能切换近光是最理想的结果,没有效果再进行两次或多次的闪烁。

如果对方车辆持续使用远光的话,此时不应该“斗气”——现实的方法为打开远光提高前方道路识别能力,并且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减速靠后,拉开横向车距才能保证安全。

「连续闪烁」除会车斗气以外,其他情况主要表示危险。

比如某台车打算变道时被该车道后车连续闪烁,原因可能是后车不想让行,但更多情况是后车车速过快、制动效果差、携带的乘员或物品不宜急刹车等情况,遇到这种方式的提醒就不应该变道了。

其次如在行车过程中被后车频繁的闪灯,可能性最大的是己方车辆存在问题;比如最常见的新手司机忘记开灯,或者尾门侧门没有关闭好,老司机的灯语基本都是善意的,就是这样了。

汽车百科知识:「车窗起雾」解决方式

汽车百科知识:「车窗起雾」解决方式

说明:汽车车窗起雾在一年四季中都会出现,因为内外温差总会存在,常见的起雾位置与解决方式有以下三个标准。

夏季雨天驾车总会出现前档内侧起雾,这种状态似乎是很难解决的。因为起雾的原因为雨水从车窗玻璃外部持续进行了冷却降温,而在雨天中的气温又普遍偏低,车内使用冷空调会让体验很糟糕。此时大多数用户会选择关闭冷空调,结果会造成内部空气温低于车外气温,以低于被持续冷却的前档车窗温度,雾气则必然出现在前档。

知识点:雾的概念是指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成细微的水珠,可理解为空气湿度过大、超过了空气本身承载水分子的能力而导致的水蒸气液化悬浮。一般车窗玻璃并没有「驱水性」,空气在流动过程中接触到玻璃则会凝结;而且水蒸气遇冷也会凝结,低温的前挡玻璃则是最佳“落地点”。所以前挡在雨天总会起雾那么此时想要解决雾气则只用一种办法——烘干。

处理方式:一般烘干采用热空气的效果是最好的,但是在夏季使用暖风毕竟会让驾乘人员难以忍受。所以就只剩下了用冷风持续吹前档进行「低效率烘干」不过实际效果却并不差;因为冷风会降低车内的空气温度,其温度越低承载水蒸气的能力就会越差,那么越靠近前档的空气温度越低则凝结起雾的能力就会越差。那么正确的除雾风挡就应该是“前档吹风”,或者是“前档加脚部”。

特殊场景_前档外部起雾

在夏季的正常天气中驾车前档也会起雾,此时会有很多司机刻意调整为“前档除雾”风挡,但是起雾程度却越来越夸张。原因则在于对起雾原理的错误理解因为此时起雾的概念与雨天起雾“内外相反”。

夏季的高温天气会让空气的温度很高,外部空气承载水的能力自然会很强。而在驾车时总会使用冷空调,冷风在车内的循环流动会不断为车窗「由内而外」的降温;结果自然是外部空气的水蒸气遇到低温车窗后,在外部凝结成水珠。

前档以及侧窗的外部起雾解决方式非常的简单:前档用雨刮器清理,侧窗升降即可有效除水除雾。车内的风挡不用刻意调整,因冷空气的密度大于车内暖空气,所以吹出的冷风是在下沉的;直接吹上半身会感觉“风太硬”,最佳的体验还是用前挡除雾风挡,利用气流温和的降温。

冬季场景_前档内部起雾

冬季车内起雾的原因与夏季雨天起雾完全相同,因为低温空气在行驶中会不断地为车窗降温。

所谓「风阻」可以理解为空气阻力,在重力的作用下空气会无死角地覆盖在地表;汽车在行驶中实际是在不断的撞击并推开空气,那么低温空气自然会不断的为车身与车窗降温。此时车窗温度低、车内温度高,内部湿度较大的空气则会在前档凝结成水雾,解决的方式当然是用暖风烘干。

说明:利用“暖风+前档除雾”风挡,在刚开始的时候会出现雾气的加重,原因是空气温度的变化对于凝结水雾能力的加强。不过之后的效果会越来越好,因为前档的加温需要时间,温度缓缓变高后即可降低凝结能力;同时暖风的持续吹风也能够加速烘干效果,所以使用暖风是长时间驾驶的最佳方式。至于冷风虽然能快速除雾,但只要关闭也会快速起雾,这种方式不宜在冬季使用。前风挡除雾开关联动冷空调,后档采用电阻丝加热可直接打开使用。

最近更新

百科知识排行榜精选